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議題思考與討論 (二) 如何看待「人」是合於道德的?

議題:思考與討論 (二) 如何看待「人」是合於道德的?

講者:李素楨 老師, 中原大學電子系兼任助理教授,中央大學哲學所博士


  最近翻開報紙只見一堆凌亂的新聞報導,邊感嘆記者亂象與我們讀者水準如此地落,邊找尋感興趣的標題。其中翻到一頁國外的研究報導,標題大意為信教是否比不信教擁有更多的道德?記者總是想顛覆一般人觀念的標題吸引讀者眼球討生活,但這個標題並沒有顛覆我的看法,但我還是姑且相信這篇報導會寫出甚麼好東西。

  報導內容單純指出英國實驗室實驗信教的人道德感是否高於不信教的人,實驗也非常簡單區分信教與不信教的兩個群組,並在其他外在環境都一樣的地方比較彼此的作法是否相同或不同。實驗結果很符合記者的期望,信教的人並沒有較多的道德感,反之因為信教的因素導致道德感比不信教的低落。因實驗室只做出此實驗並無探討原因與發表任何相關結果,記者果不其然的自行幻想撰寫批評信教的人可能因心中有歸宿,比不信教的人擁有較高的自尊心,故雖然知道很多道德但是行為做法卻大不相同。

  有趣的是這實驗室不相信這實驗結果,想要找到實驗是否有瑕疵,故再作一個更極端的實驗。他們找一群教導道德倫理的教授與一般教授做對比,探討教導道德倫理這類生命科學的老師是否理當比一般教授具有更高的道德水準。很遺憾的是,這些教導生命科學的老師並沒有符合預期的結果,在對待學生惡質如同一般教授的反應行為,生活上如同一般教授會犯一些亂停車、遲到、衣裝不整、強詞奪理或對待不公等一些一般人都會犯的小錯。這實驗其實一點也不失敗,這表明的是即使是這些學富五車的教授,說的跟做的依然都還是兩回事,即使是信教的人,並不會增加你的道德感,因為道德不是知道或用說的能表現出來的。所以道德其實根本不用說也不用記在心裡,實際去做為人善不做為人不善的其實就很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